我校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②:教育学院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推动学校教育评价改革落实落地,营造抓改革、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学校组织开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大讨论主题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各学院在扎实学习、深入研讨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的魄力和求真务实的精神积极探索教育评价改革的新路径、新方法、新举措,涌现出一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典型。


发展规划处推出教育评价改革案例专栏,本期将推送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体育师范学院)深化“体教融合”、推动“以体育人”的典型案例。



教育学院(体育师范学院)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部署要求,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出台《教育学院(体育师范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一、评价内容多元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和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和其他项目等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一)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类。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类课程项目指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院级组织的各类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类活动,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如参加党校、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等。(二)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类。社会实践类课程项目指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日常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它实践活动。假期社会实践包括利用寒、暑假等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学校、学院组织的“三下乡”活动、社会调查、生产实践等。日常社会实践活动指个人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它实践活动包括海外游学计划等实践项目。志愿服务类课程项目主要指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支教助残、社区服务、法律援助、公益环保、赛会服务、海外服务及其他各种公益活动。(三)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类。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类课程项目指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院级及行业协会组织的各级各类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及获得的相关荣誉,以及发表论文、出版专著、取得专利等。(四)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类。文体艺术和身心发展类课程项目指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院级组织的各级各类文化、艺术、体育、人文素养等活动,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五)社团活动和社会工作类。社团活动和社会工作类课程项目指参加学校、学院各类社团并积极组织或参与社团活动,参加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学生会、社团联合会、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大学生艺术团、青年传媒中心等),担任学生干部,开展勤工助学活动,以及获得的相关荣誉等。(六)技能培训和其他项目类。技能培训指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校统一组织考试或自己学习深造而获得的各类专业证书。包括政府、行业等组织或认定的通用水平考试成绩、教练员资格证书等。

0400e60280d5b2a371fec0bcfc0174e.jpg

学院组织开展周末篮球联赛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通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鉴定表”这一载体,将学生与导员、学院、实习单位、用人单位、学生家庭等多元育人主体联结起来,凝聚育人的合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鉴定表”为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成长性记录,由学院统一认证后发放,可用于学生求职、升学、存档使用,搭建起学生、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效连接平台。社会用人单位通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鉴定表”,可根据学生参与活动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描述性评价,更好地实现双向选择。此外,学院还尝试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微信、电话等全方位了解学生综合素质品质。


三、强化组织保障,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初见成效

学院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纳入整体育人工作体系,成立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学生工作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负责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各项活动的组织和活动质量进行监督,并对认定工作进行抽检、复审。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已初见成效。一是,围绕学生综合素质系统梳理了课程体系,让每一门课、每一项活动都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让每一位老师都清楚自己在“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就业质量显著提高。截至2021715日,学院2021届毕业生毕业率达到97.8%,就业率达到95.92%


图文来源: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体育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