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勇、林上洪:破“五唯”后,评价标准怎么立?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要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方案》印发一年来,全国各地各高校取得了哪些改革成效?面临哪些阻碍?又该如何化解?


1.破立并举:教育评价改革在路上《方案》印发一年来,高校破“五唯”效果如何?有哪些教育评价改革举措正在落地?

张家勇:一年来,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各级党委和政府教育政绩观更加端正,教育功利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开始扭转,良好的教育生态正在形成。同时,各级各类学校评价标准更加健全,高校分类评价迈出坚实步伐。

林上洪:一年来,《方案》中明文规定的“严禁”“不得”事项大部分得到落实。如高校按论文数、项目数来计算绩效工资的做法大都按下了停止键;此前在职称评聘中设置国(境)外学习经历限制条件的高校一般也做了制度修订等。从“破”的角度来看,效果是明显的,特别是对教育评价理念的普及很有好处。但是教育评价改革“破”易“立”难。一些按下停止键的“破”,在没有后续监管政策的情况下,可能只是暂停键;一些被“破”的不良教育评价方式可能会改头换面、变相再生;另外,高校聘期考核一般三年或四年为一个周期,在整体评价框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按文件要求进行的“破”属于修补性质,是否能够完全贯彻政策精神,有待进一步观察。据媒体报道,黑龙江、湖南等地陆续出台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可以预期,破“五唯”效果将在政策层面得到进一步保障。


2.破易立难:高校评价改革任重道远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当前高校在教育评价改革中还面临哪些难题和梗阻?

张家勇:教育评价体制机制改革任务艰巨,第三方评价发展迟缓,尚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评价市场,基本供求关系不是由市场决定,很难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促使理论、技术、资本、服务等评价要素的生成、发展与配置。同时,职业院校办学质量评价进展缓慢,应用型本科、师范院校评价办法有待细化,面向教育教学和一线教师的高质量教学研究类学术期刊尚未面世,精简人才“帽子”工作面临较大阻力,学分银行制度仍处在创制阶段等。

林上洪:就高校而言,存在的问题不少,如内外部评价生态差异问题,教育评价周期偏短、缺乏长效机制问题,教育评价中缺乏上下绩效沟通的问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是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破“五唯”是治标,“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才是治本。以高校外部评价影响学校内部教育评价导向为例,在高等教育绩效评价活动中,各种排名不仅客观存在并且蓬勃发展,如学科、专业、师资、获奖、项目、论文、论文被引等诸多排名,对高校及其利益相关方产生广泛影响。再如,教育评价中的亮点导向问题,突出表现为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重视宏观标志性成果不考察微观基础性细节;同时也表现为锦标赛思维,片面追求提高但不重视普及,重视成果包装申报不重视成果培育。


3.破旧立新:发挥政策协同效应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如何构建?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如何提高?

张家勇: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建设,急需在教育督导、考试招生制度、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据密集型评价新范式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比如,在信息时代,有必要探索数据密集型评价新范式,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科技最新成果,构建全链条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数据平台,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考试测量工具,强化教育评价的人文、责任和伦理意识,根据学校办学增值非线性的特点,科学确定不同发展阶段的增值系数,收集学习者认知和非认知数据,对数据进行清洗、挖掘和分析,全面准确掌握学生生活习惯、学校环境和学习状况,真正形成科学、实证、真实、客观、精准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结果的描述、判断、建构、解释功能。

林上洪:《方案》中提出“加强专业化建设”的保障措施,重点是“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育督导部门统一负责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发挥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作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第三方机构培育尚在起步阶段,现存较有代表性的评价机构如武书连排名、邱均平排名、校友会排名等规模小、营利性,较少有公益性、有规模、有国际影响力的评估组织和机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引导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独立性、专业性、权威性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组织与机构。培育绩效评价机构应当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学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专家智库的基础作用,依托专家团队,构建政府、高校、社会多元参与的教育评价共同体,以价值目标引领高等教育绩效评价活动。